沧洲灌夫诗为周子谅赋

往年曾踏沧洲路,沧洲仙人留我住。
紫霞裁剪成春衣,到今挂在珊瑚树。
十载人间走尘雾,惟爱周郎读书处。
云气寒深连竹松,江波晴涨摇窗户。
清晓中庭遗鹤羽,太乙青藜夜相语。
晚菘春韭东西畦,鸟啼桑阴日当午。
浦云分送疏疏雨,抱瓮归来不知苦。
嗟我已负沧洲期,羡君独得沧洲趣。
江山今古武陵源,姓名伯仲苏公圃。
畦外有田多种黍,长使糟床压香醑。
招隐先须招我来,到门不用分宾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沧洲灌夫诗为周子谅赋’是一首源自元代的诗歌,作者为元代诗人郭钰。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更在内容和意境上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将对这首诗作简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元代的郭钰,以其卓越的诗艺闻名于世。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郭钰的诗歌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
  2. 诗句解析:《沧洲灌夫诗为周子谅赋》中“紫霞裁剪成春衣,到今挂在珊瑚树”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物心境的转变。同时,这两句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3. 艺术特色:《沧洲灌夫诗为周子谅赋》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意象运用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上。通过具体的画面描绘(如紫霞春衣、珊瑚树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浪漫色彩和诗意美感。
  4. 文化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繁荣为元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郭钰的诗歌创作,不仅是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那个时代文化风貌的反映。因此,研究《沧洲灌夫诗为周子谅赋》不仅是对一首诗的分析,更是对元代文化背景的深入探讨。

‘沧洲灌夫诗为周子谅赋’不仅是郭钰诗歌创作的一个亮点,也是研究元代诗歌不可多得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元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