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何从得拱璧,神功雕琢无难色。
如此奇材自不多,况复芳年何可及。
事业云霄应有时,学问渊源岂无极。
论交每恨识君迟,下笔还能愈吾疾。
自从患眼亲旧疏,空阶落叶无行迹。
相知谁似李先生,精神玉立仙中客。
轩昂自是离鸡群,肮脏何惭倚门侧。
每从东阡望南陌,十日不见苦愁绝。
陇头春色入梅梢,俯仰流光长叹息。
王粲登楼不自聊,季子多金又何益。
相逢各赋去来篇,官家已见颁新历。
和周公明兼柬李子晦
介绍
《和周公明兼柬李子晦》是元末明初诗人郭钰所作,这首诗通过赞美朋友获得宝贵宝物的才华横溢,体现了作者对其未来的美好期许。诗中不仅对友人的才能表示惊叹,也寄托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下面将围绕此作品展开详细探讨:
诗歌原文:
闻君何从得拱璧,神功雕琢无难色。
如此奇材自不多,况复芳年何可及。
事业云霄应有时,学问渊源岂无极。
论交每恨识君迟,下笔还能愈吾疾。
自从患眼亲旧疏,空阶落叶无行迹。
相知谁似李先生,精神玉立仙中客。
轩昂自是离鸡群,肮脏何惭倚门侧。
每从东阡望南陌,十日不见苦愁绝。
陇头春色入梅梢,俯仰流光长叹息。
王粲登楼不自聊,季子多金又何益。
相逢各赋去来篇,官家已见颁新历。作者简介:
郭钰(1245-1310),字彦章,吉安吉水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以隐逸诗人的身份闻名于世,他的一生经历了战乱,因此诗作中流露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郭钰的《静思集》记录了他的许多诗词,展现了他在乱世中的孤独与坚守。诗作主题:
《和周公明兼柬李子晦》不仅是一首赞美诗,更蕴含着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友人获得的珍贵宝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认可和对其未来成功的信心。诗中多次提到“奇才”与“芳年”,突出了对友人才华的赞扬和对其青春年华的珍惜。艺术特色:
郭钰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通过“拱璧”比喻友人获得的珍贵宝物,用“神功雕琢”形容其才华的精湛,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使诗歌层次分明,情感丰富。社会意义:
《和周公明兼柬李子晦》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郭钰身处乱世,却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情操,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抗压迫、追求光明的坚定信念。文化影响:
作为元末明初的重要诗人,郭钰的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诗风朴实自然,语言简练有力,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传颂不衰。创作背景:
郭钰的这首作品很可能是在其朋友得到某种珍贵物品后所写,表达了对他未来成功的祝福以及对这段友谊的重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具体时间尚未明确,但其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不容忽视。
《和周公明兼柬李子晦》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期待的诗歌,更是郭钰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的真实反映。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