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曹克明都事灵岩二绝

金屋妆成贮祸基,君王犹自苦沈迷。
百花洲上西风急,唯有寒芜一尺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曹克明都事灵岩二绝”是元代诗人陈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分析:

  1. 诗人介绍
  • 陈方:字子贞,号孤蓬倦客,元代京口人。陈方工于诗作,有《孤蓬倦客稿》等传世。
  • 创作背景:陈方赴省试至吴时,元帅王某招致宾席,因寓吴。晚主无锡华氏家塾,其生活经历与当时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可能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风格。
  1. 诗歌原文
  • 金屋妆成贮祸基,君王犹自苦沈迷。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忧虑,认为君主沉迷于权位,终将招致祸患。
  • 百花洲上西风急,唯有寒芜一尺齐。
    这句诗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以及在动荡中坚持自我、保持本色的决心。
  1. 主题思想
  • 世事无常:诗人通过对比“金屋”(富贵之家)与“百花洲”(自然之美),揭示了世事变迁的无常和权力的脆弱。
  • 坚守本心:在“百花洲上西风急,唯有寒芜一尺齐”中,诗人表达了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要坚守初心,不为外界所动的态度。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的“金屋”、“百花洲”、“西风”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 语言简洁:“金屋妆成贮祸基”,短短四字既形象又富有哲理,展现了陈方精炼的语言功力。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元代的重要诗人,陈方的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 后世评价:尽管陈方的作品在当时并未受到广泛认可,但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后人研究和欣赏的对象。

《和曹克明都事灵岩二绝》不仅是陈方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体现,也是元代社会生活和时代背景的真实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学创作的精神内涵。同时,这首诗的艺术成就也展示了陈方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才华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