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西岩僧道元住灵泉寺

细字看三藏,明心阅大千。
受衣岩下寺,卓锡涧南泉。
一峡清风远,双峰白月圆。
灯灯传祖印,自有雪堂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西岩僧道元住灵泉寺》是一首五言律诗,由元代诗人陈镒所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作者以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1. 作者简介
  • 作者背景:陈镒,字伯铢,元朝丽水人。他曾担任松阳教授,后筑室午溪上,并以此为集名。工于诗词,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与思想状态。
  • 文学成就:陈镒在文学史上以其精湛的诗歌艺术著称,他的诗歌不仅数量丰富,而且在题材和风格上也表现出多样化。
  1. 诗句原文
  • “细字看三藏”,明心阅大千:这句表达了通过阅读经典来明心见性,领悟佛法无边。
  • “受衣岩下寺”,卓锡涧南泉”:描述了道元法师居住在风景秀丽的灵泉寺,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敬仰。
  • “一峡清风远”和“双峰白月圆”:描绘了自然景色之美,也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 “灯灯传祖印,自有雪堂禅”:这句话可能寓意着道元的法门传承有序,且有独特的修行方式。
  1. 文学赏析
  • 主题表达:此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佛教修行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以及对高僧道元的敬仰之情。
  • 语言特色:整首诗用词精炼,意象生动,既有山水的自然美,又有禅宗的超然境界,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
  • 文化内涵:作为元代的一首诗作,它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宗教和文化的追求。
  1. 历史地位
  • 文学价值:作为元代的代表作之一,《送西岩僧道元住灵泉寺》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被后世广泛传颂。
  • 影响传承:此诗的流传有助于后人更好地了解元代的文化与宗教信仰,对研究元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1. 创作背景
  • 时间地点:创作于公元1336年(元至顺三年),地点位于浙江丽水的西岩寺。
  • 社会环境:元朝时期,社会动荡,但文化艺术并未因此衰落。相反,元代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种繁荣的局面,许多文人都在这一时期留下了宝贵的文学作品。

陈镒的《送西岩僧道元住灵泉寺》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也是元代诗歌的一个代表。它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佛学和自然的感悟。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也为后世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