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韵宿元符宫

天风送客到茅山,山叠千重路百盘。
松下石碑留玉篆,竹边药灶餋金丹。
声沈万籁乾坤静,气肃九霄风露寒。
乞取鼎馀换凡骨,好随仙侣蹑飞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又次韵宿元符宫》是元代诗人陈镒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及创作背景
  • 基本信息:陈镒,字伯铢,元朝处州丽水人,曾任松阳教授。他的诗歌风格以工整、清新见长。
  • 创作时间:此诗创作于元代,具体年份不详。
  • 创作背景: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没有详细的资料记载。但从诗歌内容来看,应是在一次旅途中,诗人被山风送至茅山附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神奇,遂作诗抒怀。
  1. 诗歌原文
    天风送客到茅山,
    山叠千重路百盘。
    松下石碑留玉篆,
    竹边药灶餋金丹。
    声沈万籁乾坤静,
    气肃九霄风露寒。
    乞取鼎余换凡骨,
    好随仙侣蹑飞鸾。

  2.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描绘:诗歌开篇即描绘了一幅山峦叠嶂、道路曲折的自然景观图。诗人通过“山叠千重路百盘”这一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山路的险峻和崎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 人文意象表现:诗中的“松下石碑留玉篆,竹边药灶餋金丹”,不仅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致,更是融入了文人的雅趣,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意境营造: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1. 艺术特色与社会影响
  • 艺术特色:陈镒的诗歌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富有诗意和画意。
  • 社会影响:《又次韵宿元符宫》虽然在当代可能不为多数人熟知,但在古代文学研究中,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它反映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风貌,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又次韵宿元符宫》作为一首元代的七言律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体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这首诗不仅是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作品,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