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九日同友人小酌

忧乐随时道未穷,何须咄咄更书空。
艰难老我头添白,富贵从渠面发红。
稍喜得闲诗有债,却怜多病药无功。
为君扫取溪轩净,共对寒花酒一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九日同友人小酌》是一首由元代诗人陈镒创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忧乐随缘的态度和对富贵与贫贱不同命运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陈镒,字子静,号东山逸史,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这是一个社会动荡和文化融合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1. 作品原文及翻译赏析
  • 原文:忧乐随时道未穷,何须咄咄更书空。艰难老我头添白,富贵从渠面发红。稍喜得闲诗有债,却怜多病药无功。
  • 翻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忧乐应当随着时光的变化而变化,不必过度纠结于无谓的事情。诗人感叹岁月催人老去,白发增多,但看到富贵之人的面色却愈发红润,表现出一种对世事变迁的淡然看待。尽管诗人身体不适,但仍坚持写作,体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
  1. 诗中主题
  • 人生哲学:诗人通过对人生苦乐无常的感慨,传达了人生应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哲学理念。
  • 社会观察: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如富贵与贫贱的不同命运,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

《次韵九日同友人小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和对时代感悟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