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友人生日

栝山隐士喜年高,点点霜华入鬓毛。
云屋天香生古桂,霞杯春色映仙桃。
翻经释子飞金策,称寿词人集褐袍。
我亦知君眼如月,夜窗不厌看书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友人生日》是元朝诗人陈镒所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高寿的祝福,也蕴含了对隐士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栝山隐士喜年高,点点霜华入鬓毛。
    云屋天香生古桂,霞杯春色映仙桃。
    翻经释子飞金策,称寿词人集褐袍。
    我亦知君眼如月,夜窗不厌看书劳。

  2. 作品赏析

  • 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场景。首句“栝山隐士喜年高”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这位隐士长寿的祝愿。
  • 第二句“点点霜华入鬓毛”通过描绘白发的形象,进一步衬托出隐士的长寿与安详。
  • 第三四句“云屋天香生古桂,霞杯春色映仙桃”则通过对古桂花和春天桃花的描写,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暗喻了隐士生活的闲适与超脱。
  • 最后两句“翻经释子飞金策,称寿词人集褐袍”则展现了隐士与文人雅士之间的相互交往与尊重。这里的“翻经释子”可能指的是佛教徒或道士,而“称寿词人”则指那些为隐士祝寿的文人墨客。这两句表达了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 “我亦知君眼如月,夜窗不厌看书劳”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诗人深知这位隐士的生活态度,即在夜晚也不厌倦读书,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1. 创作背景
  • 《次韵友人生日》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陈镒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隐士,他可能曾在友人的生日时写下这首诗,以此表达对其长寿的祝愿和对隐士生活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文化内涵
  • 这首诗不仅是对隐士生活的一种赞美,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隐逸生活的尊重和推崇。同时,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谐共生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和生动形象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世界。

《次韵友人生日》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的古诗。它不仅表达了对隐士长寿的祝愿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谐的追求与尊重。这首诗对于了解元朝时期的文化背景和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