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灵隐山,木落素秋景。
廓然得遐观,万象分驰逞。
古石啮水痕,寒山荡云影。
投果拈白猿,扪萝陟苍岭。
回憩泉上亭,载瀹山中茗。
浊根已疏雪,至味方隽永。
不知尘世中,有此清凉境。
缅怀白使君,千载名不冷。
摩挲石上诗,岁月发深省。
次韵题冷泉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题冷泉亭》赏析
《次韵题冷泉亭》是元代诗人陈镒的杰作,其内容深沉且意境悠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灵隐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和所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内心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清凉境界的情怀。
诗人首先以“游灵隐山,木落素秋景”开篇,简洁地勾勒出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静、寂寥的氛围。接着,他运用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古石啮水痕,寒山荡云影”,生动地描写了山石与水波的互动以及山间的云雾变化,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寂静与空灵。
诗中“投果拈白猿,扪萝陟苍岭”两句,则通过动作描写,展示了诗人攀登高山的勇敢与坚毅。而“回憩泉上亭,载瀹山中茗”,则表达了诗人在山顶小亭中品茗休憩,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宁静时光。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向往的理想境界。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转向对历史的回顾与感慨,“不知尘世中,有此清凉境”,流露出对古人高洁品质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结尾处“摩挲石上诗,岁月发深省”,则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使得诗人更加珍视眼前的这份清凉与宁静。
陈镒的这首《次韵题冷泉亭》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人生哲理和道德追求的作品。它让我们明白,尽管身处纷扰的世界,仍可以通过内心的修炼和对自然的感悟,找到心灵的归宿和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