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有客髯如戟,更觉心肠坚铁石。
携来旧日书一囊,分坐中斋灯半席。
制龄且学餐菊英,辟世休言种桃核。
便当沽酒消穷愁,袖中我有钱三百。
再分韵得百字
介绍
《再分韵得百字》是元代诗人陈镒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其中一位客人的外貌和气质与常人不同,他携来的书籍装在一袋中,共分为两个部分供人阅读,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友情的珍视。下面对《再分韵得百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再分韵得百字》是元代著名诗人陈镒的作品。陈镒,字伯铢,是元朝处州丽水的学者和诗人。他曾任松阳教授,后筑室于午溪上,自号菉猗居士。其工诗,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其作品多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歌原文:《再分韵得百字》全诗如下:
南阳有客髯如戟,更觉心肠坚铁石。
携来旧日书一囊,分坐中斋灯半席。
制龄且学餐菊英,辟世休言种桃核。
便当沽酒消穷愁,袖中我有钱三百。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位独特人物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首句“南阳有客髯如戟”描绘了这位客人的外貌特征,以及他与众不同的气质。接着,“携来旧日书一囊,分坐中斋灯半席”展现了诗人与其交往的情景,他们共同享受读书的雅趣。主题思想:整首诗贯穿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这位独特客人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友情以及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这种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泊。
艺术特色:陈镒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他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美感,更在内容上富含哲理。此外,他的诗歌还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以及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
文学影响:陈镒的诗歌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范本。同时,他的诗歌也启发了后世许多文人墨客,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镒的《再分韵得百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佳作,也是元代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世界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