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饮醉归

昨朝醉田间,欲借山为枕。
青山不肯前,却枕白云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郊饮醉归》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所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田间尽情畅饮的场景。以下是对该诗的相关介绍:

  1. 作者背景: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散曲家。他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辞职后,张养浩过着隐居的生活,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他的诗歌作品以抒情和议论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

  2. 诗歌原文:《郊饮醉归》原文如下:“昨朝醉田间,欲借山为枕。青山不肯前,却枕白云寝。”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饮酒后的闲适与自在。首句“昨朝醉田间”,表明诗人是在昨天的一个清晨,来到了田间地头,沉醉于自然的怀抱之中。第二句“欲借山为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想要将青山作为自己的枕头,以此象征他对山的依恋和向往。第三句“青山不肯前”,则表达了尽管诗人有着强烈的欲望,但青山似乎并不愿意满足他的这一愿望,给人一种诗意的想象空间。最后一句“却枕白云寝”,则是说在这种无奈之下,诗人只能选择去枕白云,以此来寻找一种心灵的慰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赞赏。

《郊饮醉归》不仅是张养浩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体现,也是元代社会风貌和文人精神追求的一种反映。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