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司天台同李景山元复初分韵得色字

湫居厌纷厖,升高百忧失。
河流耿微明,野烧还故碧。
太行望中低,断处仍雪色。
翠华天尺五,金城年万亿。
美哉山河固,两有险与德。
区区辽与金,铜驼几荆棘。
开阖看烟云,兴废感今昔。
所恨难久留,悲风晚来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登司天台同李景山元复初分韵得色字》是元代杰出诗人张养浩的一首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司天台时所见的自然景象,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想情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张养浩:张养浩,元代著名诗人,被后世誉为元代诗词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豪放、雄浑著称,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1. 诗句原文
  • 河流耿微明,野烧还故碧。
  • 太行望中低,断处仍雪色。
  1. 整体翻译
  • 在这首诗中,张养浩通过精细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中。首句“河流耿微明,野烧还故碧”形象地表现了清晨河水的清澈与野火后的宁静之美。第二句“太行望中低,断处仍雪色”则描绘了远处太行的壮丽景色以及雪后山顶的银装素裹。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1. 词句注释
  • 河流耿微明:形容河水清亮,晨曦微光映照其中。
  • 野烧还故碧:指野外的火烧过后,留下了一片宁静的碧绿色调。
  • 太行望中低:远观太行山脉,只见其巍峨耸立,令人心生敬畏。
  • 断处仍雪色:在山峰断开之处,依旧覆盖着皑皑白雪,显得格外纯净。
  1. 白话译文
  •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河面时,水面上泛着微微的光芒,而远处的野火燃烧过的痕迹,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翠绿。望向远方,太行山脉在视线中显得更加雄伟,山巅的部分由于积雪显得更为突出。
  1. 创作背景
  • 元代社会动荡不安,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仍能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张养浩可能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登上司天台,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观,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1. 名家点评
  •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张养浩高超的诗歌技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感悟。他的这种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

《登司天台同李景山元复初分韵得色字》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当时社会环境和文人心态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