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野处云水俱,逢春未始襟颜舒。
故人持赠木芍药,慰我意重明月珠。
入门神彩射人倒,荒村争看倾城姝。
急呼瓶水浴红翠,明窗净几相依于。
自言私第惟此本,每开蹄毂穷朝晡。
树高丈许花数十,紫云满院春扶疏。
栽培直讶天上种,熏染不类人间株。
有时风荡香四出,举国皆若兰为裾。
贫家蔀屋仅数椽,照耀无异华堂居。
天葩如此忍轻负,转首梦断巫山孤。
明当洒扫迟凫舄,未审肯踵荒寒无。
余闻感德良勤劬,久习懒散倦世途。
深藏非是德公傲,索居莫哂仪曹愚。
禁厨一脔味已得,类推固可知其馀。
君持诗去为花诵,蜂蝶应亦相欢娱。
毛良卿送牡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毛良卿送牡丹》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是该诗全文及其解析:
- 作者介绍:
- 元代诗人张养浩,他的诗歌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独特感悟。
- 张养浩的诗作以其深刻的哲理性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受到后世的广泛赞誉。
诗词原文:
三年野处云水俱,逢春未始襟颜舒。故人持赠木芍药,慰我意重明月珠。
入门神彩射人倒,荒村争看倾城姝。急呼瓶水浴红翠,明窗净几相依于。
自言私第惟此本,每开蹄毂穷朝晡。树高丈许花数十,紫云满院春扶疏。
栽培直讶天上种,熏染不类人间株。有时风荡香四出,举国皆若兰为裾。
贫家蔀屋仅数椽,照耀无异华堂居。天葩如此忍轻负,转首梦断巫山孤。
明当洒扫迟凫舄,未审肯踵荒寒无。余闻感德良勤劬,久习懒散倦世途。
深藏非是德公傲,索居莫哂仪曹愚。禁厨一脔味已得,类推固可知其馀。
君持诗去为花诵,蜂蝶应亦相欢娱。词句解析:
- 三年野处云水俱:描绘了诗人长时间处于野外,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
- 逢春未始襟颜舒: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到来前的心情,既期待又有些压抑。
- 故人持赠木芍药:体现了友情的价值,通过赠送芍药来慰藉诗人的情感。
- 入门神彩射人倒:形容门前的景色美丽,足以让人倾倒。
- 有时风荡香四出:描述了花香随风飘散的情景,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感。
- 转首梦断巫山孤:用楚襄王的故事比喻人生的短暂和美好事物的易逝。
- 明当洒扫迟凫舄,未审肯踵荒寒无: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 余闻感德良勤劬:表达了诗人对他人辛勤劳作的敬意和自身的懒惰。
- 禁厨一脔味已得,类推固可知其馀:暗示了通过品尝一小部分食物就能品味到全餐的美好,也隐喻了对生活美好的期待和珍惜。
- 君持诗去为花诵:通过友人的诗歌为花儿朗诵,增加了诗意和情趣。
- 蜂蝶应亦相欢娱:通过拟人化手法,让蜜蜂蝴蝶也为这首诗增添欢乐。
- 艺术特色:
- 描写细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 意象丰富: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紫云”、“花数十”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想象力和美感。
- 情感深沉:诗人通过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
- 语言优美: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优美动人。
- 文化背景:
- 牡丹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视为富贵和高贵的象征。
- 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的社交场合或与友人相聚时创作的,旨在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主题思想:
- 诗歌以牡丹花为载体,通过赞美牡丹花的美丽与高贵,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
《毛良卿送牡丹》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深厚情感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也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真挚友谊的信息。这首诗不仅是对牡丹花的赞颂,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