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曹娥江

庙貌丹青古,碑词风雨讹。
珓投估客拜,神降女巫歌。
沙灶烧盐速,潮船聚堰多。
贞魂招不得,挥泪大江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曹娥江》是元代诗人张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 庙貌丹青古,碑词风雨讹。
  • 珓投估客拜,神降女巫歌。
  • 沙灶烧盐速,潮船聚堰多。
  • 贞魂招不得,挥泪大江波。
  1. 作者简介
  • 姓名:张翥,字仲举,别号蜕庵(元代)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元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其人豪放不羁,喜好音乐和蹴鞠。少时家居江南,曾从李存、仇远学习诗文,后以文名。至正初年,被召为国子助教,不久后退居乡里。张翥还曾修辽金元三史,后任翰林编修、礼仪院判官等职,累迁河南平章政事,最终以翰林承旨的身份退休。
  1. 诗歌解读
  • 庙貌丹青古:指庙宇的外貌古老而庄严,用丹青描绘显得色彩鲜明。
  • 碑词风雨讹:描述碑文因风雨侵蚀而变得难以辨认。
  • 珓投估客拜:指掷骰占卜的场景,反映了当时民间信仰与占卜文化。
  • 神降女巫歌:描述神灵降临于女巫之旁,进行歌唱表演。
  • 沙灶烧盐速:指使用沙灶快速烧制食盐的情景。
  • 潮船聚堰多:潮水涨时,船只聚集在岸边,反映出当时航运业的兴旺。
  • 贞魂招不得:表达了对逝去忠贞灵魂无法召唤归来的悲哀。
  • 挥泪大江波:诗人面对汹涌的大江,内心悲痛不已,泪水洒满江面。
  1. 背景延伸
  • 曹娥:东汉时期著名的孝女,据说其父曹盱因参加伍子胥的祭祀活动溺江而死,曹娥在父亲死后十余日也投江自尽,后抱父尸浮出水面,以此传为孝女的神话故事,并因此地得名“曹娥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所居住的地方建起了庙宇,并将此江更名为曹娥江。
  1. 诗歌鉴赏
  • 《次曹娥江》作为一首反映地方风情的五言律诗,不仅描绘了曹娥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还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尊崇以及对英雄人物的缅怀。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一个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通过对《次曹娥江》的分析可知,该诗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作品,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艺术价值。它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对现代读者的一种启示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