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濯足图

黄尘满双足,宜赋故山归。
解屦就清泚,举头看翠微。
林𤠔下窥膝,石藓欲沾衣。
更觅渔竿伴,闲来就钓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翥的《清溪濯足图》是一首元代诗人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张翥(1298年-1370年),字仲举,号蜕庵,元朝晋宁人。他是一位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的文士。少时家居江南,受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噪一时。顺帝至正初,被召为国子助教,后辞官归隐。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终以翰林承旨致仕。其诗格调高洁,词风婉丽风流。
  1. 诗作原文及译文
  • 原文
    黄尘满双足,
    宜赋故山归。
    解屦就清泚,
    举头看翠微。
    林𤠔下窥膝,
    石藓欲沾衣。

  • 译文注释:黄土覆盖了双足,适宜归隐故山。脱下鞋子走向清澈的小河,抬头观看青翠的山峰。树林掩映下窥见膝盖,石头上苔藓欲湿衣襟。

  1. 作品赏析
  • 意境描绘:张翥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观。从“黄尘满双足”到“举头看翠微”,画面由外到内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平和。
  • 情感表达:通过对清溪小河边景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直击人心,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自然之中。
  1. 写作背景
  • 此诗的创作背景较为复杂,据传张翥曾在官场浮沉多年,最终选择退隐山林。在官场的浮沉中,诗人经历了不少挫折与失意,但最终选择了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这种转变可能促使他在诗歌中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张翥的《清溪濯足图》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优美诗篇,更是诗人心灵寄托和情感释放的载体。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