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书院瀑布

飞泉喷薄下灵湫,疑有龙居最上头。
长日风雷穿石起,半空河汉抉云流。
青牛隐去神宫在,玄鹤归来洞府幽。
弭节名山谐宿愿,筑居终羡昔贤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门书院瀑布》是元代诗人张翥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品信息
  • 《石门书院瀑布》是由元代诗人张翥创作的。
  • 诗的作者张翥,字仲举,号蜕庵,是元代晋宁人,以诗文名,豪放不羁,喜好蹴鞠,喜音乐。他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后,升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
  • 这首诗创作于何时尚未明确,但可以推测是在其晚年,可能是在退居期间完成的。
  1. 诗歌内容
  • 首两句“飞泉喷薄下灵湫,疑有龙居最上头。”描绘了飞泉从高处奔流而下的景象。
  • “长日风雷穿石起,半空河汉抉云流。”进一步描述了风雷和水流交织的壮丽景色。
  • 第三联“青牛隐去神宫在,玄鹤归来洞府幽。”运用了神话意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1. 艺术手法
  • 张翥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描写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与神秘色彩。
  •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技巧,如对仗、叠字等,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1. 历史背景
  • 根据现有资料,无法确定此诗的创作背景和确切的历史时期。但考虑到张翥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环境,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其归隐期间所写,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自然现象的向往。
  1. 文学价值
  • 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张翥的《石门书院瀑布》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还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1. 影响评价
  • 《石门书院瀑布》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评价。许多研究者认为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而且在主题上也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深入探讨。

可以看出《石门书院瀑布》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长篇抒情诗歌,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更通过超自然元素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张翥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精神风貌的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