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莲社偕韩友直伯清昆季游龙井寺

长忆东林远法师,三生张野有前期。
经书贝叶翻重译,漏刻莲花礼六时。
长老布金多满地,高僧卓锡自成池。
不妨随喜诸天上,扶得风篁玉一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山莲社偕韩友直伯清昆季游龙井寺”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创作的。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张翥,作为元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追求。在这首诗中,张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佛法修行的敬仰和对前生约定的感慨。
  1. 诗词原文
  • “长忆东林远法师,三生张野有前期。”通过回忆起东林远法师,诗人抒发了对过去与佛法修行有关的往昔经历的怀念,并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缘分和约定。
  • “经书贝叶翻重译,漏刻莲花礼六时。”这里用“贝叶”、“莲花”这些佛教象征物来描述佛教的经典和仪式,暗示了佛法的博大精深和修行的重要性。
  • “长老布金多满地,高僧卓锡自成池。”通过对寺院内长老布施和高僧施舍的描述,展现了寺院的富丽堂皇以及僧人生活的清贫和简朴,反映出诗人对于僧人生活状态的深刻理解。
  1. 诗歌鉴赏
  • 从诗的结构上看,“南山莲社”部分引出了诗人对佛法修行的向往和对前生约定的思索。而“游龙井寺”则是诗人亲身体验和感悟佛教教义的现场。
  • 诗歌中的“长老布金多满地,高僧卓锡自成池”等描写,不仅体现了寺院的庄严和清净,还反映了佛教徒内心的纯净和对佛理的深入探索。

“南山莲社偕韩友直伯清昆季游龙井寺”不仅是一首描绘佛教寺庙和修行生活的诗歌,更是诗人心灵世界的一次深刻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佛法的崇敬和对修行的向往,还能从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