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仙岩最上溪,仙家住处有丹梯。
瑶台鹤下天风冷,灵锁花深晓日迷。
五色芝房团紫盖,千年石髓裂青泥。
羽人即此宜高隐,岂在昆仑万国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路上仙岩最上溪,仙家住处有丹梯。
瑶台鹤下天风冷,灵锁花深晓日迷。
五色芝房团紫盖,千年石髓裂青泥。
羽人即此宜高隐,岂在昆仑万国西。
《玄圃为上清道士周静修题》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道教修行的向往和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宗教、哲学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诗中,“玄圃”指的是神秘的修炼场所,“上清道士”则是指追求高深道法的道士。“周静修”是诗中的主角,一位虔诚的上清道士。诗中描述了他如何修炼,如何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通过对“玄圃”这一神秘之地的描述,展现了他对道教修行的理解。他认为,通过修炼可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道教修行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超然的方式,而非仅仅为了追求名利地位。
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宗教、哲学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在那个时期,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诗歌等方式表达对道教的理解和赞美。
《玄圃为上清道士周静修题》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白居易对道教修行的理解和认同,还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宗教、哲学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