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井栏

好事能收断石存,摩挲堪忆古云根。
楼空野燹钟何在,宫没寒芜井已眢。
古篆半留栏上字,妖姬犹有墓中魂。
试扪凹处殷红湿,不是胭脂是血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辱井栏》是一首元代诗人张翥创作的古诗,通过描绘历史沧桑与人事变迁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沉痛的反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生平
  • 张翥简介:《辱井栏》的作者是张翥,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多以历史题材为主,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1. 诗歌原文
  • 诗句解析:“好事能收断石存”,这句诗表达了即便在动荡的历史中,仍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被保留下来,成为后世的宝贵财富。
  • 全文节选:古篆半留栏上字,妖姬犹有墓中魂。这句话揭示了虽然古代的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但仍有文字和传说被后人记住,仿佛那些美人的灵魂依旧存在。
  1. 主题思想
  • 历史反思:通过对古建筑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反思,以及对过往荣辱兴衰的感慨。
  • 文化传承:诗中的“古篆”和“妖姬”等元素,不仅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张翥的语言风格简练而又不失韵味,善于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历史感和文化气息。
  • 象征意义:《辱井栏》中的“古篆”不仅仅是文字的记载,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代表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 历史背景
  • 南朝陈景阳殿的遗址:这首诗中的“辱井”是南朝陈景阳殿的遗迹,这个地方曾经是皇家的所在地,后来经历了隋兵南下的事件,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 鸡鸣寺的立井:为了纪念陈后主和张丽华等人的悲剧,后人在鸡鸣寺立下了这座“辱井”。这一事件成为了后人学习和记取历史教训的重要时刻。
  1. 文化影响
  • 对后世的影响:《辱井栏》不仅是一首诗,也是一座城市文化的标志。它的存在让更多人了解到这段历史,也让这座城市的文化更加深厚。
  • 对现代的启发:在现代社会,虽然不再面临亡国的危机,但人们仍然需要从历史中学习到宝贵的教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

《辱井栏》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能够从中汲取力量,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