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谟侍者还江阴

禅裓无尘锡杖青,一龛天竺更南屏。
杨枝遍洒瓶中水,贝叶时翻笈内经。
旧业池菱秋漠漠,归舟江树晓冥冥。
今朝又作芜城别,何处钟声入夜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谟侍者还江阴》是元代诗人张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张翥,字仲举,号蜕庵,元代晋宁人,是一位豪放不羁、好蹴鞠并喜音乐的诗人。他的诗歌格调高远,词尤为婉丽风流,被后人传颂。张翥在元朝时担任翰林承旨,以修辽金元三史闻名。他的生平和作品都展示了他丰富的文学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禅裓无尘锡杖青,一龛天竺更南屏。
  • 杨枝遍洒瓶中水,贝叶时翻笈内经。
  • 旧业池菱秋漠漠,归舟江树晓冥冥。
  • 今朝又作芜城别,何处钟声入夜听。
  1. 诗句赏析与背景
  • “禅裓无尘锡杖青”,描绘了僧人持着洁净锡杖的形象,暗示其心境清静,体现了作者对佛教修行者的尊重和理解。
  • “杨枝遍洒瓶中水,贝叶时翻笈内经”,通过描写杨枝洒水和翻经的动作,表现了僧人们在修行过程中的虔诚与宁静。
  • “旧业池菱秋漠漠,归舟江树晓冥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以及对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 最后两句“今朝又作芜城别,何处钟声入夜听”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分别的感伤以及对夜晚钟声的期待,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深度。
  1. 创作背景:张翥作为一位诗人,其创作往往与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紧密相连。此诗可能是张翥在送别某位侍者返回江阴时所写,表达了他对这位侍者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可能是张翥在特定时期或因应某种社会情境而创作的,反映了元朝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送谟侍者还江阴》不仅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思想赢得了后世的高度评价,而且通过其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对友谊、对自然的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张翥文学成就的一个缩影,也是研究元代文人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珍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