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斋赠四明王道士

高斋闻在荔枝林,曲几方床宴坐深。
大道无形元寓器,至人于物不容心。
三山云气通寥泬,一室天光入照临。
我欲壶中收药去,石田瑶草共相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虚斋赠四明王道士》是元代张翥的作品,通过描绘诗人高斋在荔枝林中静坐的姿态和内心的体验,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大道无为、至人不执着世间物象的理解。张翥,字仲举,号蜕庵,生于元朝的晋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生活经历和文学创作都充满了丰富的色彩和深刻的内涵。

张翥的诗作以豪放不羁闻名,他的诗歌风格高尚,词尤婉丽风流。他不仅在文坛有着不俗的影响力,还修纂了辽金元三史,并在翰林院任职后升任礼仪院判官,直至退休。他的一生可谓是多面手,既有官场上的显赫成就,也有文学艺术上的卓越贡献,其诗文集《蜕庵集》更是流传后世的重要文献。

张翥的代表作《虚斋赠四明王道士》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吸引着读者的关注。该诗全文如下:高斋闻在荔枝林,曲几方床宴坐深。大道无形元寓器,至人于物不容心。三山云气通寥泬,一室天光入照临。我欲壶中收药去,石田瑶草共相寻。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与人生哲学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理想的象征。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以及对道教思想的隐喻,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张翥的《虚斋赠四明王道士》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它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念和社会价值观。通过对这首古诗的深入解读,不仅能够领略到诗人的艺术成就,还能进一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超然物外的思想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