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赋湘云

问湘南、有云多少,不应长是为雨。平生宋玉缘情老,赢得鬓丝如许。歌又舞。更一曲琵琶,昵昵如私语。闲悲浪苦。怪旧日青衫,空流泪满,不解画眉妩。空凝伫。
十二峰前路阻。相逢知在何处。今朝重见春风手,仍听旧弹金缕。君且住。怕望断、蘅皋日暮伤离绪。新声自谱。把江北江南,今愁往恨,尽入断肠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赋湘云》是一首由元代诗人张翥创作的词。这首词以湘云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湘云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其命运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此词:

  1. 作者简介:张翥(约1287年—1368年),字仲举,一字蜕庵,号蜕庵先生,晋宁(今属云南)人。他早年在杭州居学,受业于理学家李存。至元初,张翥被召为国子助教,不久后退居淮东。会修宋、辽、金三史,起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宫,累迁翰林学士承旨。张翥的作品有《蜕庵集》《蜕岩词》,其诗词文均颇具特色,深受后世好评。

  2. 作品原文及翻译

  • “问湘南、有云多少,不应长是为雨。” 这句表达了湘云如同天上不断变换的云朵,时而多时而少,似乎总是与雨水相伴。
  • “平生宋玉缘情老,赢得鬓丝如许。” 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湘云的深厚情感,因为湘云的情感而显得苍老,以至于自己的鬓发也变得如此稀疏。
  • “歌又舞。更一曲琵琶,昵昵如私语。” 描述了湘云的歌舞场景,以及她那轻柔如私语般的琵琶声。
  • “闲悲浪苦。怪旧日青衫,空流泪满,不解画眉妩。” 反映了湘云过去常常因悲伤而流下眼泪,但却没有学会如何用化妆来掩饰自己的心情。
  • “空凝伫。十二峰前路阻。相逢知在何处。” 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困惑和对重逢的期盼。
  • “今朝重见春风手,仍听旧弹金缕。” 再次听到湘云弹奏的琵琶曲时,感受到了春风般的温暖。
  1. 作品赏析
  • 《摸鱼儿·赋湘云》通过对湘云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古典美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 此词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十二峰前路阻”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不确定性,而“春风手”则象征着希望和温暖。

《摸鱼儿·赋湘云》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通过这首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湘云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