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承旨题岳王墓韵

莫向宗周叹黍离,英雄生死系安危。
内廷不下班师诏,朔漠全归大将旗。
父子一门甘仗节,山河万里竟分支。
孤臣犹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赵承旨题岳王墓韵》是明代诗人高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岳王墓的描写,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高明,明代文学家,擅长七言律诗,其作品多以历史题材为主,具有深刻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 诗歌原文: 莫向宗周叹黍离,英雄生死系安危。内庭不下班师诏,朔漠全归大将旗。父子一门甘仗节,山河万里竟分支。孤臣犹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
  3. 诗歌解析:《和赵承旨题岳王墓韵》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七言律诗。首句“莫向宗周叹黍离”,表达了人们对历史变迁的哀叹,暗示了英雄事迹虽已逝去,但其精神永驻人心;第二句“英雄生死系安危”,揭示了英雄人物对于国家安危的重要性;第三、四句“内庭不下班师诏,朔漠全归大将旗”则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景象,大将在边疆建立功勋,为国家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最后两句“父子一门甘仗节,山河万里竟分支”则抒发了对忠诚家族和个人命运的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英雄人物的悲壮与国家的兴衰。
  4. 艺术手法:高明在创作中运用了典型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将英雄比作“大将旗”,既展现了他们英勇的形象,又暗示了他们在国家危难时刻所发挥的作用。
  5. 历史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而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此,高明选择以岳飞为题材进行创作,不仅符合历史背景,也体现了他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

《和赵承旨题岳王墓韵》作为明代高明的作品,不仅是对其个人才华的展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深远的影响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