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月

幽幽万籁竹千竿,凉夜宜从月里看。
翠节参差邀玉兔,金波晃漾浴青鸾。
半檐苍月催诗思,一径寒辉醒醉魂。
吹彻霓裳清露下,嫦娥犹自对芳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竹·月》是一首宋代诗人张玉娘的诗作,全文如下:

幽幽万籁竹千竿,  
凉夜宜从月里看。  
翠节参差邀玉兔,  
金波晃漾浴青鸾。  
半檐苍月催诗思,  
一径寒辉醒醉魂。  
吹彻霓裳清露下,  
嫦娥独自对芳樽。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月亮和夜晚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在宁静夜晚中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抒发。以下是关于《咏竹·月》的详细介绍:

  • 作者介绍:张玉娘,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虽然她的具体生平不详,但根据作品风格推测,她可能是一个生活在宋朝的女性诗人。
  • 诗词原文:《咏竹·月》的原文如下,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 “幽幽万籁竹千竿,凉夜宜从月里看。”描述了夜晚竹林中万籁无声的场景,月光洒落,仿佛置身于一片静谧之中。
  • “翠节参差邀玉兔,金波晃漾浴青鸾。”通过“玉兔”和“青鸾”这两个神话中的生物形象,增添了诗意和神秘感。同时,“翠节参差”和“金波晃漾”分别描绘了竹子的形态和月光下的光影效果。
  • “半檐苍月催诗思,一径寒辉醒醉魂。”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氛围,月光如洗,照亮了诗人的思绪。而“一径寒辉”则暗示了诗人行走的道路,以及被月光唤醒的感觉。
  • “吹彻霓裳清露下,嫦娥犹自对芳樽。”以嫦娥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吹彻霓裳清露”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张玉娘的《咏竹·月》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作品。通过对竹子、月亮和夜晚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咏竹·月》以其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