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宫词四首

朱阑转午阴,银屏倚春倦。
梦作花间蝶,飞入昭阳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时宫词四首》是宋代诗人许棐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许棐(?-1249),字忱父,号梅屋,海盐(今属浙江)人。他是宋代的诗人,具体生平不详,但据资料显示,他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和认可。
  • 文学风格:许棐的诗作多表现对自然美和人情世态的深刻感悟。在《四时宫词四首》中,他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精湛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一种淡雅而又含蓄的美学风格。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原文:因见落花心觉悟,薄罗襟上泪痕乾。容颜纵似花枝好,能得君王几日看。碧玉凉梳落枕边,懒梳双鬓学新蝉。恩情不及班姬扇,纵是炎天亦弃捐。凉夜谁同玉簟眠,湘波冷浸一枝莲。君王不学中秋月,处处分身处处圆。雪压长门消未尽,夜衾堆尽旧宫罗。鸳鸯瓦下垂冰箸,未抵思君玉箸多。
  • 赏析:这组诗通过对落花、新蝉、湘波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和哀叹。诗人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如“恩情不及班姬扇”和“纵是炎天亦弃捐”,突显了人物内心的凄凉与无奈。整组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哲理思考。
  1.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许棐在《四时宫词四首》中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而复杂。从落花的凋零到秋夜的寂静,再到君王的孤独与冷漠,每一部分都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 艺术手法:在艺术表现上,许棐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作为隐喻,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例如,“雪压长门消未尽”中的“长门”典故,既指代宫廷的孤寂,也暗指诗人自身的境遇,表达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 历史意义:这组诗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风貌,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文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这些诗篇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四时宫词四首》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具有深刻的内涵。通过对这组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欣赏其优美的文辞,更能体会到诗人所传达出的那份对于生命、自然和人间情感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