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山郭甫千家,地接东南有等差。
不道山中逢至日,家人应是卜灯花。
次常山郑明善长至日见柬绝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常山郑明善长至日见柬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该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冬,当时作者在夔州居住,与友人郑明善有交往。此诗为酬答郑明善的一首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写景:“北风江上寒无际,南浦晴沙细可罗。”首联中,“北风”二字点明了季节和环境背景,而“江上”则描绘了一幅宽阔、寒冷的画面,给人以凄凉之感。接着,“南浦晴沙细可罗”一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美丽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颔联抒发感情:“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路。”颔联中,“东阁”一词暗示着诗人身处官署之中,但内心却向往着远方的美好。而“官梅”则是诗人所欣赏的对象,它象征着美好和坚韧。“如何逊”则是一位历史人物的名字,他曾经在扬路任职,这里借指诗人所处之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颈联描绘景色:“万里桥边两越人,忍听萧萧行路尘。”颈联中,“万里桥”一词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而“两越人”则是泛指那些在异乡漂泊的人,他们忍受着孤独和艰辛。最后一句“忍听萧萧行路尘”则描绘了一幅行人匆匆赶路的画面,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真实。
尾联总结感情:“欲别吴中一回首,青溪横岸正愁予。”尾联中,“欲别吴中”表明了诗人即将离别家乡的心情;“一回首”则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情感波动;“青溪横岸”则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进一步衬托了诗人内心的愁绪;而“正愁予”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忧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