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钱善长

士也在世应时需,自知忠孝非两途。
忠当事君罄衷赤,孝当养亲服勤劬。
书生有母已垂白,屡易星霜抱冰檗。
朝廷化成多美意,肯使孤真竟沦匿。
惟公素称长者家,笔端霜气秋生花。
柏台腾誉七郡肃,片言折狱曾无哗。
书生景慕已有年,愿持彩笔成陶甄。
子能尽孝母佩德,载拜深恩即二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钱善长》是元代诗人张仲深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对钱善长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该诗及其相关背景的介绍:

  1. 作品原文
    士也在世应时需,自知忠孝非两途。
    忠当事君罄衷赤,孝当养亲服勤劬。
    书生有母已垂白,屡易星霜抱冰檗。
    朝廷化成多美意,肯使孤真竟沦匿。
    惟公素称长者家,笔端霜气秋生花。
    柏台腾誉七郡肃,片言折狱曾无哗。

  2.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钱善长的敬仰和对其人品的高度评价。诗中的“忠”与“孝”是对钱善长人格品质的高度概括,而“笔端霜气秋生花”则形象地描绘了钱善长高洁如霜的品质。

  3. 文学赏析

  • 忠与孝的主题:在《赠钱善长》中,忠和孝是两个核心主题,分别代表了对国家和家庭的责任与忠诚。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价值,强调了个人应当如何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实现自我价值。
  • 艺术手法:张仲深通过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展现了自己的情感和对钱善长的敬仰之情。特别是“笔端霜气秋生花”,这句诗不仅描绘了钱善长的人格魅力,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
  • 社会意义:在元代这样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和理想的坚守,以及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赠钱善长》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品德的诗歌,也是元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追求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也能从中汲取关于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坚持道德和理想的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