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倚和毛潜夫校书见赠

衰悰思故友,携酒特相寻。
忽忽二年别,悠悠千古心。
诗书清昼永,桑柘绿云深。
羡子闲居乐,无劳叹陆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在元代,曹伯启的《马上倚和毛潜夫校书见赠》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曹伯启(1263年—1327年),字义高,号秋岳,浙江慈溪人,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以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1. 原文与翻译
  • 原文:衰悰思故友,携酒特相寻。忽忽二年别,悠悠千古心。诗书清昼永,桑柘绿云深。羡子閒居乐,无劳叹陆沉。
  • 译文:我深感忧愁思念故友,特地携带美酒寻找他。短短两年分别,但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在闲暇的白日里,诗书陪伴着我度过长日,而绿色的桑树和柘树掩映着一片深深的绿意。羡慕你闲居的快乐生活,不必忧虑世事的沉浮。
  1. 赏析与评析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友人闲适生活的羡慕之情。通过对比自己的孤独与友人的闲逸,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诗中的“桑柘绿云深”等意象,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 写作背景
  • 《马上倚和毛潜夫校书见赠》创作于元末时期,具体时间不详。此诗可能与当时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有关,作者借诗抒怀,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 诗中通过对友人的描写,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在动荡的年代中,能有机会与朋友相聚,享受诗书的乐趣,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1. 文化价值
  • 作为元代的诗歌代表,《马上倚和毛潜夫校书见赠》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是研究元代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上倚和毛潜夫校书见赠》不仅展现了元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这首诗不仅是元代文学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