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彦谦御史

大钧播物性难同,处世规模贵适中。
分薄畸人偏得咎,时来竖子亦成功。
堂堂东鲁青云客,碌碌西秦白发翁。
松柏相看期晚节,肯随桃李竞春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李彦谦御史》是元代诗人曹伯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作者背景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定位:

  1. 作者简介:曹伯启,字士开,晚年自号汉泉,济宁砀山人,生于1255年,卒于1333年。他是一位元代的文学家,同时也是诗人和散文家。曹伯启一生经历颇为丰富,早年曾中进士,并担任过集贤侍读学士及御史台侍御史等职。晚年则以文士身份生活,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他的性情庄肃,奉身清约,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其作品深受后人所推崇。《和李彦谦御史》就是他在元代创作生涯中的代表诗作之一。

  2. 诗歌原文
    大钧播物性难同,处世规模贵适中。分薄畸人偏得咎,时来竖子亦成功。
    堂堂东鲁青云客,碌碌西秦白发翁。松柏相看期晚节,肯随桃李竞春风。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念。首句“大钧播物性难同”暗示了世间万物各具特色,难以一概而论。接着“处世规模贵适中”则表明了作者认为处理世事应持中庸之道。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展开这一思想,用“分薄畸人偏得咎”来指涉社会中不公平的现象,而“时来竖子亦成功”则是对逆境中崛起者的一种肯定。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东鲁的青云之客与西秦的白发老人,强调保持高洁品质的重要性,同时不盲目追逐功名利禄,而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节操。

《和李彦谦御史》不仅是曹伯启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研究元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