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青草映斜晖,黄帽停舟与愿违。
倏忽风雷无定在,苍茫天水欲畴依。
白鸥浩荡诗脾爽,画鹢漂摇酒力微。
隽永简斋冰雪句,江南虽好不如归。
泊舟洞庭感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泊舟洞庭感兴》是诗人曹伯启的作品。
曹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今属安徽)人。他性情庄肃,奉身清约,喜提携文士。能诗文,其诗思致敏赡,襟韵朗夷,临文抒志,造次天成。他的《泊舟洞庭感兴》以洞庭湖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停船时的独特感受。
《泊舟洞庭感兴》中“洞庭青草映斜晖,黄帽停舟与愿违”两句,通过洞庭湖畔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描写,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首句中的“青草”与“夕阳”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和谐而静谧的氛围;“黄帽停舟”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与前面的自然美景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在“倏忽风雷无定在,苍茫天水欲畴依”中,诗人用“风雷”和“天水”象征变幻莫测的世事,表达了对命运无常、人生漂泊的感慨。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不满。
“白鸥浩荡诗脾爽,画鹢漂摇酒力微”,诗人以白鸥和画鹢作为自然界的象征,分别代表了自由与飘逸的生活态度和文人墨客的情怀。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隽永简斋冰雪句,江南虽好不如归”两句,诗人以“冰雪句”形容作品的高洁脱俗,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虽然江南风光美丽,但与其相比,诗人更怀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泊舟洞庭感兴》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诗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家乡、亲情的真挚情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元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