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气溟蒙塞两仪,客怀牢落动清悲。
月明宿鸟啼烟树,风劲寒蝉泣露枝。
西北乡关除梦到,东南民力谩心思。
路难无奈篙师促,八月长安早发时。
长安早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安早发》是金代诗人曹之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长安早发》:
作者简介:曹之谦,字益甫,金元间大同应州人。他早年即展露出非凡的文学才华,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屡获佳绩,还与元好问等文人雅士共商文字,未曾片刻懈怠。金亡后,曹之谦选择隐居平阳,致力于讲学,其文学成就和学术地位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诗作原文:
行李匆匆浐水头,雨馀凉气动新秋。
五更马上还家梦,先逐西风到晋州。作品鉴赏:
- 该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寥寥数语,便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生动地描绘出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风雨交加、寒气逼人的旅途之中,感受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 诗歌结构紧凑,意境深远。前两句写景,以灞桥为背景,营造出一幅雨后的清新画面。后两句则转入内心世界,表达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 背景知识:
- 《长安早发》创作于公元1290年左右,当时正值元朝初立,国家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曹之谦的诗作也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与无奈。他通过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对比,表达了对时代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 文化影响:
- 《长安早发》作为金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元代诗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文学价值:
- 《长安早发》在艺术手法上颇具匠心,运用了简洁有力的笔法,通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该诗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灞桥”这一意象,寓意着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国家的忧虑。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而深刻。
《长安早发》不仅展示了金代诗歌的独特风貌,还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后人传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