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游王粲不遗亲,地迥天高只此身。
惨淡经营供子职,四方观感岂无人。
题王君实孝行卷二首
介绍
《题王君实孝行卷二首》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03年),当时作者任国子祭酒。据《旧唐书·韩愈传》,韩愈为文宗、宪宗、穆宗三朝侍讲学士,曾因谏迎佛骨得罪权臣,出为山阳令、国子监祭酒等职,晚年官至刑部侍郎。这首诗中,韩愈以“文章憎命达”的愤激之语,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依然坚持操守、不屈不挠的精神。
下面是该诗歌:
题王君实孝行卷二首
韩愈
吾尝闻,今之君子好贤如好剑,世方需之,一铺而不可复收;又好勇如好射,一日而不可复用;今王君实,虽欲学斯人,而无其时,可叹也夫!
王君实,河南人也。幼有至性,读书属文,非其所安也;与人言笑,无所不适。自卜仕宦,遂不得志;退处田园,乃能自全焉。
始为童子时,见叔向、吴起之传,喟然思古仁人之风,毅然欲希圣于千载之上,尚恐不能必致者,况介于当代,而望于千年之后邪?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穷且富贵者有矣;惟王君实在下流之中也!
观其意以为若此者,盖未熟六经之旨,而不察当时之变,是以愤悱而不能平也。
噫嘻!吾徒知其如此,故每事劝之:凡百有所为,犹须希圣人,况贵有天下乎!
虽然,吾亦恨时人之莫或知我,不得与王生同时;使尽得其所而相师友,必有及乎吾二者者。
今王生去余门下久矣,其存乎?则幸矣;不幸,则无及矣!呜呼伤哉!
王君实少与李翊俱从予游,尝问《诗》、《礼》、乐经、易、春秋之义。归而求其说焉,曰:“信今传之书简编所不及者多矣。”
噫!吾固悲王生之不遇,又悲夫世之奇士卒无有识主知己之时者也。
嗟乎!岂若是而已乎!
吾闻之夫子: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知之;未有知而不能作之者,此王生之谓也。
昔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何为而来?”孔子曰:“向闻诸夫子曰:‘礼三百,威仪三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子曰:“甚善!待汝以木杜。”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今天下无地而为孔子者,是房、许由、务光、伍员之徒欤?
不然,何吾道夫者之众也!”
吾闻孔子作《春秋》,先正己而后是非,丘明之高趣也。
今王生在梁、楚、赵、魏之交,吾知其必不为俗儒之所同也。
方今公卿大夫及天下之士,皆忧疲弊之气,嗜进取之习,大乱之道五尺童子皆能言之,王生其何施之有?
王生勉之!
【注】:《题王君实孝行卷二首》,韩愈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03),是为应进士举而作的应试文章。《新唐书》记载韩愈为国子监祭酒时曾作过《上宰相书》,建议改革科举制度,主张考试要重才识而不是重词藻。韩愈的这篇文章便是对这种主张的支持与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