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玉轩

河东使君竹成癖,落墨满林烟雨新。
雪壁自期留后日,碧纱谁与护轻尘?
百年聚散同残梦,一代风流不数人。
赖是主僧知敬客,不辞骑马到来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昱是元末明初诗人,而非“丛玉轩”。张昱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其作品《丛玉轩》是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元末明初时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意境,被后世传颂不衰。以下是对张昱及其《丛玉轩》的介绍:

  1. 张昱生平简介
  • 字号与籍贯:张昱,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他出生于元末明初,为庐陵人。
  • 官宦生涯:张昱历任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及行枢密院判官等职,曾受明太祖厚赏,征至京中,并最终返回故乡。
  1. 《丛玉轩》原文赏析
  • 主题思想:《丛玉轩》通过描写竹林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百年聚散同残梦,一代风流不数人”等句,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历史的沧桑。
  • 艺术特色:张昱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雪壁自期留后日”,通过雪壁这一自然景象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岁月的珍惜。
  1. 张昱其他著作
  • 诗集与学术著作:除了《丛玉轩》,张昱还著有《庐陵集》等诗集,此外他也撰写了大量学术性著作,如《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等,展示了他对文学和哲学的深入探讨。
  1. 现代影响与传播
  • 学术研究与普及:随着时代的发展,张昱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书籍不断出版,使得他的思想和作品得以广泛传播和学习。

张昱的《丛玉轩》不仅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慨和历史沧桑的优美诗篇,也是他个人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的艺术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元末明初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