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甚刘生尚古文,师资贡禹卒前闻。
从公未觉山程远,到日须知土俗分。
红嚼槟榔霞满口,白飞鹦鹉雪成群。
七闽自昔称文物,莫说三山尽瘴云。
刘生侍贡尚书入闽,卒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生侍贡尚书入闽,卒业》是元代诗人张昱创作的古风诗。张昱,号一笑居士,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时跟随虞集学诗,后来成为左丞杨完者的参谋军府事,并因之得到晋升。
张昱在创作《刘生侍贡尚书入闽,卒业》时,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诗歌风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张昱对于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他提到“藉甚刘生尚古文”,这表明张昱对古代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认为刘生是一位擅长古文的才子。这种对古文的推崇,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于古典文学的重视和维护,以及他们在文学上的自觉追求。
这首诗也体现了张昱的诗歌风格。他的诗作以苍莽雄肆为主,风格豪放不羁。《刘生侍贡尚书入闽,卒业》中的诗句“红嚼槟榔霞满口,白飞鹦鹉雪成群”便展现了这样的豪放气息。同时,诗中也不乏细腻之处,如“七闽自昔称文物,莫说三山尽瘴云”一句,通过对七闽(即福建省)的描述,表达了对当地文化的赞美和向往。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张昱通过描写刘生侍奉贡尚书入闽的情景,间接地反映了元代的政治局势和社会动荡。从诗中的“到日须知土俗分”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到了不同地方风俗的不同,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刘生侍贡尚书入闽,卒业》不仅是张昱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研究元代文化、社会和历史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元代的社会面貌和文化特征,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