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蛇饮酒合谁先,尘土东华四十年。
海上岂无诗可和,云间还有事相牵。
牡丹开后春无力,燕子归来事可怜。
欲倩铁龙吹一曲,满湖风浪又回船。
寄松江杨维桢儒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松江杨维桢儒司》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张昱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张昱,字光弼,自号一笑居士、可闲老人,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历经动荡时期,官至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及行枢密院判官。张昱在官场上虽有一番作为,但晚年时因故退居西湖寿安坊,生活颇为凄凉。
诗歌原文:
画蛇饮酒合谁先,尘土东华四十年。
海上岂无诗可和,云间还有事相牵。
牡丹开后春无力,燕子归来事可怜。
欲倩铁龙吹一曲,满湖风浪又回船。诗歌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提及“画蛇饮酒”,暗示了作者曾有过的辉煌与失意交织的复杂心情。
- “尘土东华四十年”反映了诗人身处政治变迁中的无奈与沧桑感。通过这样的表述,张昱抒发了自己对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的感慨。
- 诗中提到“海上岂无诗可和,云间还有事相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纷扰的无奈。
- 最后,“欲倩铁龙吹一曲,满湖风浪又回船”流露出一种超脱物外、回归自然的愿望,以及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湖,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张昱晚居西湖寿安坊时期,此时他虽已远离官场喧嚣,但仍不免受到外界影响。诗中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悲凉境遇,也折射出元末乱世的氛围。同时,通过对友人杨维桢的提及,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支持。
文化价值:作为元末明初的文学作品,《寄松江杨维桢儒司》不仅是艺术上的佳作,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为后世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深刻的启示。
《寄松江杨维桢儒司》不仅是张昱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品,也是研究元代文人心态和当时社会的一扇窗口。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