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郭子振雪洞

月光一色杳难分,不见丹青藻棁文。
蝴蝶飞来疑是梦,梅花开后却思君。
都忘长日将纨扇,犹恐馀寒到练裙。
宿酒觉来看不厌,满床秋思白如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郭子振雪洞》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张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以及诗人张昱:

  1. 作品全文
    月光一色杳难分,不见丹青藻棁文。
    蝴蝶飞来疑是梦,梅花开后却思君。
    都忘长日将纨扇,犹恐馀寒到练裙。
    宿酒觉来看不厌,满床秋思白如云。

  2. 作者简介
    元末明初,张昱(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庐陵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年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张昱的作品多以抒发情感为主,其词风清丽,富有哲理性。

  3. 诗歌赏析
    《宿郭子振雪洞》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及内心感受的七言律诗。诗中通过对月光、蝶舞、梅花等景象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怀念。诗中的“都忘长日将纨扇,犹恐馀寒到练裙”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温暖环境的向往和珍惜。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张昱作品中的佳作。

《宿郭子振雪洞》不仅展示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