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沈生还江州

乡心正尔怯高楼,况复楼中赋远游!
客里登临俱是感,人间送别不宜秋。
风前落叶随车满,日下浮云共水流。
知汝琵琶亭畔去,白头司马忆江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沈生还江州》是元代张昱的作品。这首诗作于何时何地,目前尚无确切的历史记载。但是,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创作于作者晚年归隐时期,当时他可能在家乡或附近的乡村生活。

《赠沈生还江州》是一首七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回归故土的深切情感。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韵脚统一,音韵优美,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韵味和风格。诗中的“乡心正尔怯高楼,况复楼中赋远游”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远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这种感情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他们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张昱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赠沈生还江州》的创作背景和历史价值也是值得一提的。虽然关于它的创作时间及其与作者张昱的关系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但它无疑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化中,诗歌不仅是文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也是传承文化、反映社会变迁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这类作品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从而更深入地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

《赠沈生还江州》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后世的赞誉,也为我们研究元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