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庭,为龙华阁康上人赋

请教雪庭谁是雪,雪消应始我初心。
问知达摩来东土,唯有神光在少林。
清净观空三昩见,吉祥风软六花深。
半空挂在羚羊角,踪迹无因向下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庭,为龙华阁康上人赋》是元代张昱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张昱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佛教禅宗的理解和追求。下面将深入探讨《雪庭,为龙华阁康上人赋》的各个方面:

  1. 作者背景
  • 张昱,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可闲老人,生于元明之间,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历任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以及行枢密院判官等职,晚年居住在西湖寿安坊,生活虽然贫苦但心境恬淡。
  1. 文本内容
  • 原文:《雪庭,为龙华阁康上人赋》中充满了对佛法和禅理的深刻体悟。诗中描述了雪庭的景象,以雪作为象征,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清净自守的意境。
  • 译文:这首诗的英文翻译为”Who is the snow, who should start my original intentions? Ask about Bodhidharma coming to the eastern land, only the divine light remains in the Shaolin Temple.“,展现了诗人对于修行者内心世界的独到见解。
  1. 文化内涵
  • 此诗反映了元代文人的宗教情怀和审美追求。通过对雪庭的描绘,诗人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更隐喻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的“问知达磨来东土,唯有神光在少林”体现了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

通过对《雪庭,为龙华阁康上人赋》的分析,可以看到其不仅作为一首文学作品存在,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进一步探索元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