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手樵云直至今,此云已献九重深。
万方允副从龙望,五色长怀捧日心。
上接炉烟通御气,淡笼宫树合春阴。
自调玉烛归玄造,非雾非烟何处寻?
樵云诗,为李文彬参政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樵云诗,为李文彬参政赋’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升庵集》中的一篇作品。
这首诗是作者在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所作,当时作者被贬为贵州毕节卫经历。这首诗以写景抒情为主,通过描绘大自然中山林、溪流、云雾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全诗共有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第一句“樵人伐木声”就描绘了樵夫砍伐树木的情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二句“樵人归路远”则描绘了樵夫回家的路程遥远,表现了人生路途的艰辛;第三句“山径入云端”则描绘了山路曲折蜿蜒,仿佛进入了云端,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丽;第四句“松风送清音”则描绘了松树摇曳生姿,送来了清新的风声,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盎然;第五句“泉声入石缝”则描绘了泉水潺潺流动,流入石头裂缝之中,表现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第六句“云影随风转”则描绘了云彩随着风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了大自然的变幻莫测;最后一句“樵人笑自语”则描绘了樵夫独自欣赏美景,自得其乐的样子,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明代诗歌的佳作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