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慈寺主会当年,画雀双鸣赴法筵。
风过忽闻松上雨,月行不离海中天。
三生身性何曾改,一念声闻总是缘。
先辈往还成故事,玉围曾解寺门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普慈寺主会当年,画雀双鸣赴法筵。
风过忽闻松上雨,月行不离海中天。
三生身性何曾改,一念声闻总是缘。
先辈往还成故事,玉围曾解寺门前。
《寄题松风海月方丈,为普慈寺林清远赋》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者:张昱,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其生平经历颇为丰富,曾任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
创作背景:张昱晚年生活于西湖寿安坊,虽房屋破败但未予修缮,明太祖征至京后赐予厚待并遣还。张昱一生历经波折,但他在诗歌创作中展现出坚韧的精神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句原文:普慈寺主会当年,画雀双鸣赴法筵。风过忽闻松上雨,月行不离海中天。三生身性何曾改,一念声闻总是缘。先辈往还成故事,玉围曾解寺门前。
诗句赏析:这首诗以“松风海月”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普慈寺的幽静和林清远的超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与自然的深刻领悟,以及对往昔往事的怀念之情。
张昱的《寄题松风海月方丈,为普慈寺林清远赋》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吸引了读者,更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哲理内涵,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而言,此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