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表兄萧文索处士

七十馀年亲弟兄,书来堪喜复堪惊。
杯中酩酊无虚日,枕上邯郸过此生。
老至音书宜有数,别来骨肉若为情。
遭逢洪武开新运,又十三年见太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表兄萧文索处士》是元末明初张昱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艺术风格以及作者背景:

  1. 诗歌原文

七十馀年亲弟兄,书来堪喜复堪惊。杯中酩酊无虚日,枕上邯郸过此生。老至音书宜有数,别来骨肉若为情。遭逢洪武开新运,又十三年见太平。

  1. 诗歌赏析
  • 亲情与时事交织:这首诗通过表达对表兄萧文索处士的怀念和对其命运的关注,反映出作者深厚的兄弟情谊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在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 情感深沉且复杂:诗中的“书来堪喜复堪惊”反映了作者收到书信时的喜悦与忧虑,这种复杂的情感处理显示了张昱对友情的珍视及其对亲人命运的关心。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张昱,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元末明初庐陵人。他历任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等职。晚年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最终因明太祖朱元璋征至京,厚赐遣还而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 文学成就:张昱的文学作品多样,其作品《寄表兄萧文索处士》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七言律诗不仅展示了张昱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其在艺术上的成熟与深邃。

张昱的《寄表兄萧文索处士》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歌,也是其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艺术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