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游侠图

白雪肌肤白玉鞍,浑身俊气许人看。
若知稼穑艰难处,肯把黄金铸弹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陵游侠图》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张昱,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曾担任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和行枢密院判官等职。他在晚年居住在西湖寿安坊,虽然房屋破败无力修复,但依然受到明太祖的厚待并被遣还乡里。张昱的作品以描写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其中《五陵游侠图》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2. 诗歌原文与译文:张昱的《五陵游侠图》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展现,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关注和对游侠精神的赞美。“白雪肌肤白玉鞍,浑身俊气许人看”描绘了游侠们身姿挺拔、仪表不凡的形象;“若知稼穑艰难处,肯把黄金铸弹丸?”则反映了他们对物质财富不屑一顾的态度,更重视精神境界的提升。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和时代特色。

  3. 作品赏析:《五陵游侠图》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诗歌作品,它还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价值观念。在封建社会中,游侠被视为有道德操守、不拘小节的英雄人物,他们的行为往往超越法律的约束,彰显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情怀。张昱通过对游侠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精神的推崇和向往。

  4. 创作背景:张昱生活在动荡的元末明初时期,社会矛盾激烈,民不聊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他的创作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个人情感。《五陵游侠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脉络中诞生的,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寄托,更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5. 文化意义:《五陵游侠图》作为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古典诗词宝库,还为后世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得到了后人的广泛赞誉和深入研究。

张昱的《五陵游侠图》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也是研究元明时期文人思想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通过阅读这首诗,人们能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