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差徭重,江城庐舍稀。
晓星悬印出,春雨劝农归。
官马哦新月,公庭散夕晖。
欲知通守瘦,但视野人肥。
简顾明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简顾明府》是元末明初张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简顾明府》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通过诗歌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张宪(约1308年—约1376年),字廷式,号省庵,江西德兴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官员。在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张宪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他先后担任浙江布政使、南京礼部尚书等重要职务,并在政治舞台上有着不俗的表现。尽管在政治生涯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张宪却选择隐退山林,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这种转变,既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人生观,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精神自由的向往。
《简顾明府》作为张宪晚年的作品,展现了他在人生低谷时的心境。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水国差徭重”一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生活的艰辛;而“江城庐舍稀”则透露出战后荒芜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描写,传递出了一种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简顾明府》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更是值得深入探讨。张宪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的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