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飞乌

南飞乌,尾毕逋,白头哑哑将众雏。渭河西岸逐野马,白门东楼追赤兔。
冀豚荆犬肉不饱,展翼南飞向江表。江东林木多俊禽,不许南枝三匝绕。
老乌莫侮髯郎小,髯郎讵让老乌老。东风一炬乌尾焦,不使老乌矜觜爪。
老乌自谓足奸狡,岂信江湖多鸷鸟。捽乌头,啄乌脑。
不容老乌栖树枝,肯使蛟龙戏池沼。释老乌,未肯搏,紫髯大耳先相攫。
河东老羽云外落,老乌巢成哺铜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飞乌》是明代张宪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不受束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诗作原文
  • 尾毕逋,白头哑哑将众雏。
  • 渭河西岸逐野马,白门东楼追赤兔。
  • 冀豚荆犬肉不饱,展翼南飞向江表。
  • 江东林木多俊禽,不许南枝三匝绕。
  • 老乌莫侮髯郎小,髯郎讵让老乌老。
  1. 诗作注释
  • 尾毕逋:鸟的尾巴长而末端圆钝。
  • 白头哑哑:形容鸟叫声。
  • 渭河西岸:指陕西省渭河以西地区。
  • 白门东楼:古建筑名,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 冀豚荆犬:泛指普通的家畜。
  • 展翼南飞:展开翅膀向南飞翔。
  • 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
  • 髯郎:此处指年轻的男子,意在夸赞其英俊。
  1. 诗作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写乌鹊南飞的场景,隐喻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由与追求的渴望。诗中“不许南枝三匝绕”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不满与反抗。
  • 诗中的“东风一炬乌尾焦,不使老乌矜觜爪”,暗示了现实社会中权力和财富对人的无情压迫,以及诗人对此的强烈反感。
  • 通过对自然界生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自由与尊严的尊重,以及对封建礼教束缚下人性压抑的批判。

《南飞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着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由、平等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