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秋晴

苦雨伤秋稼,朝云忽放晴。
碧空云尽卷,沧海日初升。
久客天涯兴,耕夫陇上情。
鸡豚并社酒,处处是欢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秋晴》是元代诗人许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雨后转晴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喜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许衡是元朝怀孟河内人。他不仅学识渊博,还与当时的学者姚枢、窦默有过深入的交流,并受到他们的学术影响。许衡的一生充满了政治生涯的起伏,他的仕途经历了从被召为京兆提学到成为国子祭酒再到拜中书左丞等重要职务的转变。他在任期间参与了朝仪、官制的修订工作,并在太史院事中贡献了力量,与郭守敬一同完成了《授时历》的编制。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曾因直言进谏而遭到排挤,最终因病退隐。尽管身处政治风波之中,但他仍保持着对学术研究的热情,留下了丰富的著作如《读易私言》、《鲁斋遗书》等。

《喜秋晴》作为许衡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价值在于其精湛的语言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整首诗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中“苦雨伤秋稼,朝云忽放晴”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随后“碧空云尽卷,沧海日初升”则以开阔的视角带来希望的曙光。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即便在困境中,也要有发现希望的能力。此外,诗中的“久客天涯兴,耕夫陇上情”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农耕生活的向往,而“鸡豚并社酒,处处是欢声”则传达出社区的和谐与幸福。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首富有哲理和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喜秋晴》不仅体现了许衡的文学才能,更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这首作品,可以窥见元代文化的一个侧面,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美学思想。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文学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忘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