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棹行

安溪湖平行棹多,黄头竖儿倚棹歌。
梅花照眼送寒色,酒晕著脸生春和。
炎凉世态翻覆手,江水长静风吹波。
出门一笑天万里,白鸥浩荡如吾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放棹行》是元代诗人许谦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在安溪湖上乘船时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解读:

  1. 作者介绍
  • 许谦(1259年-1328年),元代金华人,字益之,号白云山人。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四方之士争往从之,学者多以不及门为耻。
  1. 诗词原文
    安溪湖平行棹多,黄头竖儿倚棹歌。
    梅花照眼送寒色,酒晕著脸生春和。
    炎凉世态翻覆手,江水长静风吹波。
    出门一笑天万里,白鸥浩荡如吾何。

  2. 诗词解析

  • 安溪湖:描述了许谦乘坐船只经过安溪湖的景象。
  • 黄头竖儿:指年轻的孩子,他们依靠着桨唱歌。
  • 梅花:象征春天的到来,梅花的香气带来了寒气的消散,同时也带来生机。
  • 酒晕:形容脸颊因饮酒而变得红润。
  • 炎凉世态:反映了社会的冷暖变化和世态炎凉。
  • 出门一笑: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 白鸥: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1. 文学价值
  • 自然描写:《放棹行》通过对湖泊、梅花、酒气、江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 社会观察:通过“炎凉世态”等词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暖人情。
  • 艺术表现: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艺术效果。
  1. 文化影响
  • 元代诗歌:《放棹行》是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和审美情趣。
  • 文人生活:通过诗人的诗歌,可以了解到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 自然与人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1. 现代意义
  • 环境保护:诗人对自然的描绘提醒现代人要关注环境保护,珍惜自然资源。
  • 自由精神: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和表达,鼓励现代人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生活方式。
  • 生活哲学: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引导人们找到自己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

《放棹行》不仅是一首反映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刻社会意义和个人情感的作品。《放棹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