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湾

晴沙展芳席,春山歇游骑。
飞云度乌背,惊涛触鹅鼻。
远观山水佳,近爱花木丽。
风尘一失所,行乐犹梦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石湾》是元代诗人许恕的作品,体现了元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小石湾》:

  1. 作者简介
  • 许恕,字如心,号北郭生,元江阴人。其性沉静,博学能文,顺帝至正中曾推荐他担任澄江书院山长,但他对此并不乐见,于是选择隐居海上。在元朝动荡的时期,许恕遁迹海上,与山僧野子为侣,他的诗歌作品也因此而流传下来,成为后人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1. 作品原文
    晴沙展芳席,春山歇游骑。飞云度乌背,惊涛触鹅鼻。远观山水佳,近爱花木丽。风尘一失所,行乐犹梦寐。
  • 这是《小石湾》中的诗句,通过对晴沙、春山、飞云、惊涛、远观山水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通过这些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
  1. 创作背景
  • 元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国家经历了多次战乱,社会秩序不稳定。在这种背景下,许恕选择了隐退生活,与山僧野子为侣,远离了世俗的纷争和政治的动荡。这种经历促使他有机会更加深入地观察和感受自然,从而创作出了《小石湾》这样充满诗意的诗歌作品。
  1. 作品赏析
  • 《小石湾》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诗中的“晴沙”、“春山”等意象,都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飞云”、“惊涛”等动态描写,则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壮丽。

《小石湾》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影响也同样深远。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氛围。对于爱好诗歌和文学的朋友来说,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无疑会对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