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背斜阳远村,沤边独树闲门。
有莘野中耒耜,浣花溪上盘飧。
题耕乐子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耕乐子卷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篇散文。杨慎(1488年-1559年),字升之,号博南山人,又号青莲居士,云南晋宁县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与才女黄娥、才子张凤雏并称为“三绝”,在明中叶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题耕乐子卷》原文如下:
昔我游于田亩之间,见夫耕者之劳,乃作此诗以自娱也。
吾闻古之君子,不忧不惧,其心如水,其志如山;其身若浮云,其行若飞鸟。耕夫之劳,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犹能怡然自得,不以为苦。是以知天地之大,万物之众,各有所适,各有所宜。
吾见夫耕者之勤,其手执耒耜,其足蹈阡陌,其心无他,唯务乎稼穑而已。其夫之妻,亦随其后,相与共勤劳焉。夫耕者之家,虽不甚华丽,然而有黍稷之实,有稻粱之美,足以饱饥寒而养生送死。
吾闻古人有言:“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夫耕者之居,岂非此之谓耶?故吾以为农者之乐,胜于王侯之贵、富贵之家。
吾游历山川之滨,观渔人之钓,听樵人之歌,皆足以为乐。惟耕者之乐,更为可贵。夫耕者之乐,非独在于物质之丰足,更在于精神之自由。彼耕者之心,未尝不为天下之大利所动,未尝不以天下之大患为忧。然而彼耕者之心,未尝不安然自得,未尝不怡然自乐。
嗟乎!世之学者,多沉溺于名利之中,不知所以自适。今予观耕夫之乐,可以悟人生之真谛矣。
《题耕乐子卷》通过描绘田间劳作的场景和农民辛勤耕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生活简朴而充满乐趣的赞美之情。文章语言朴实自然,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深切理解和对农民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