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端卿之邺台》是元代诗人麻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哀愁和不舍之情,以及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 作者简介:
- 麻革,元代临晋人,字信之,隐内乡山中,日以作诗为业,教授以终。人称贻溪先生。有《贻溪集》。
- 诗歌原文:
- 僮马戒晨装,新霜木叶黄。
- 嗟余无壮节,送子惨离肠。
- 林虑荒秋色,清漳下夕阳。
- 遥知一尊酒,吊古邺城傍。
- 整体翻译:
- 清晨,僮仆已经准备出发,马匹也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但新的寒霜让树叶变得金黄,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 我感叹自己没有壮志豪情,只能送别你,心情十分悲伤。
- 秋天的林虑荒废了秋色,而清漳河下的夕阳映照出落日的余晖。
- 我知道你会在邺城旁边饮酒庆祝,但我只能在远处为你送上一杯敬酒,以此来悼念我们的友情。
- 词句注释:
- 僮(tóng)马:指小马和童仆。
- 新霜木叶黄:指新降的霜使树木的叶子变成了黄色。
- 无壮节:意为没有壮烈的气概或节操。
- 林虑:地名,指林虑县,位于今山西省。
- 邺城:即邺县,今河北临漳县一带。
- 白话译文:
- 清晨时分,僮仆和马匹已经准备好出发,但寒冷的新霜让树叶变黄,标志着秋天的来临。
- 我感叹自己没有壮志豪情,只能送别你,心情十分悲伤。
- 秋天的林虑荒废了秋色,而清漳河下的夕阳映照出落日的余晖。
- 我知道你将在邺城旁边饮酒庆祝,但我只能在远处为你送上一杯敬酒,以此来悼念我们的友情。
- 创作背景:
- 此诗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常常感慨世态炎凉、人生无常。麻革作为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往往反映出时代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
- 名家点评:
- 此诗被后人评价为“情景交融,韵味悠长”,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成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作。
- 轶事典故:
- 麻革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晚年隐居山林,与世无争。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 作品赏析:
-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哀愁和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 诗中的“新霜木叶黄”和“清漳下夕阳”等意象,既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又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送李端卿之邺台》作为元代诗人麻革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从而更加深入地领会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