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渡河

驿路南征远,河津晓渡危。
风雷划簸荡,云日互参差。
鸣橹中流急,悬帆上洑迟。
交州却回日,应及水清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延津渡河》是一首由元代诗人傅若金创作的五言律诗,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历史沧桑感和壮美河山的画面。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背景介绍
  • 作者傅若金:傅若金是元代临江新喻人,字汝砺后改字与砺。少孤贫,但通过刻苦学习,工诗文。其作品在虞集、揭傒斯等人的推崇下受到赞誉。
  • 创作时间:这首诗作完成于元代,具体时间不详。
  1. 内容概述
  • 诗歌原文:驿路南征远,河津晓渡危。风雷划簸荡,云日互参差。鸣橹中流急,悬帆上洑迟。交州却回日,应及水清时。。
  • 主题思想:诗歌以黄河为背景,展现了黄河渡口的壮丽景象和人们的艰苦生活。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1. 艺术特色
  • 形象生动: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黄河渡口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风雷声、云日光等自然元素都被巧妙融入诗句,使画面更具层次感。
  • 情感深沉: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深沉的情感表达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1. 历史背景
  • 元代社会状况:元代社会经历了战乱与变革,人们的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歌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现实。
  • 文化影响:《延津渡河》作为元代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1. 文化意义
  • 地域文化的传播:作为元代诗人傅若金的作品,《延津渡河》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元代地域文化的一种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元代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
  • 历史价值的体现:通过对《延津渡河》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特征,这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延津渡河》是一首充满历史情怀和时代气息的五言律诗。它通过描绘黄河渡口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特点,还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