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番阳周子震金潭山居

入气生旁薄,玄功接杳冥。
江开吴楚白,山直斗牛青。
玉牒呈天秘,金潭泄地灵。
百盘工取势,千叠互殊形。
石吐高低笋,峰罗大小屏。
忽如森队仗,复似倚娉婷。
六六移诸洞,三三映列星。
静宜营道室,幽或下仙軿。
客有依文物,儿皆尚典刑。
卜藏思买宅,佩训谨趋庭。
娱老心能远,登高步每停。
艰难成宿志,窀穸慰千龄。
雨潦供漂木,神祗助荐牲。
史留徐稚传,碑勒蔡邕铭。
碧水通银汉,苍霞护石扃。
暝迷中谷路,晴见隔溪亭。
凤穴含飞旭,龙湫蓄震霆。
倚庐浮晻霭,行径俯清泠。
鸾鹤轩群岫,龟蛇泛远汀。
阴阳祠抱负,存没总安宁。
种竹期成实,栽松拟伏苓。
久居邻吠息,清诵野猿听。
夜烛吹藜杖,歌饔啜土铏。
马卿能作赋,韦氏旧传经。
伯仲翔雕鹗,东西念鹡鸰。
辟雍初识面,京国共漂萍。
磊落珠藏椟,光芒刃发硎。
即看培远业,谁得限修翎?
何日过彭蠡,从君感醁酃。
遂求灵运屐,一往眺林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番阳周子震金潭山居》是诗人傅若金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傅若金,元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现实社会问题和个人情感体验,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1. 诗句解析
  • 入气生旁薄:描述自然界的气场与气息交融,产生了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感觉。
  • 玄功接杳冥:暗示某种神秘的力量或修为,能触及宇宙的深处。
  • 江开吴楚白山直斗牛青:描绘了江水宽阔如画,山峦挺拔峻峭的景象。
  • 玉牒呈天秘金潭泄地灵:使用玉牒和金潭象征天地之间的奥秘与灵气。
  • 百盘工取势千叠互殊形:形容山势的多变和复杂,如同盘绕的山路和层次分明的山峰。
  • 石吐高低笋峰罗大小屏:描写岩石的形状各异,山峰错落有致。
  • 忽如森队仗复似倚娉婷:形容山体的姿态犹如队列整齐的军队,又像是婀娜多姿的女子。
  • 六六移诸洞,三三映列星:通过数字的排列比喻山中洞穴众多,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周围。
  • 静宜营道室幽或下仙軿:表现山中环境的宁静,适合修行和居住。
  1. 艺术特色
  • 意境高远:诗中的自然景观宏大且细腻,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
  • 用词精准:诗人选用的词语精确而生动,如“玉牒”、“金潭”,增强了诗句的视觉效果。
  • 韵律和谐:诗的音节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文化背景
  • 历史地理:诗中提到的“番阳”可能指的是现今的江西南昌地区,而“周子震”则可能是一位当地的文人或隐居者。
  • 道教信仰:诗中涉及的“玄功”和“天秘”,反映了诗人对道教修炼和宇宙秩序的理解。
  1. 赏析与评论
  • 艺术评价:傅若金的这首《寄题番阳周子震金潭山居》被认为是其代表作之一,以其精湛的诗歌技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受到广泛赞誉。
  • 情感表达:诗中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寄题番阳周子震金潭山居》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的艺术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